当前,数字技术正以磅礴之势席卷而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也在这场深刻变革中迎来全新蜕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将数字金融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作为扎根贵州、服务地方经济的金融主力军,贵阳银行敏锐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发展战略,坚定走好“业务+科技+数据”三位一体的转型道路,持续完善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风控四大能力体系,不断探索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努力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全面布局并做实“数字金融”大文章,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数智动力”。
战略引领,夯实根基:
全面构建数字化转型支撑架构
数字化转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战略定力,更需体系化推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为银行业数字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贵阳银行闻令而动,前瞻布局。
早在2021年,贵阳银行便制定了《2021-2025年信息科技战略规划》,将数字化转型确立为“一把手”工程,由主要行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和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高位推动转型进程。为确保战略落地,2025年贵阳银行又新设了数字金融管理部门,作为统筹全行数字化发展的专门机构,并建立了跨条线、跨部门的高效协同创新机制,打破内部壁垒,形成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合力。
贵阳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围绕“客户、运营、管理、风控”四大核心维度全面展开:
在数字化营销方面,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客户交易行为、偏好、渠道习惯等进行多维度精准采集与分析,构建360度全景客户画像,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产品推送与个性化服务,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预见”,极大提升客户体验与服务效率。
在数字化运营方面,以流程优化和自动化、智能化为抓手,通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智能监控平台等工具,替代重复性手工作业,实现对运营流程的实时监控与智能预警,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与服务连续性,降低运营成本。
在数字化管理方面,着力构建企业级数据湖仓一体化平台,打通数据孤岛,实现对业务运营及市场数据的全面采集、集中管理和深度挖掘。通过数据驱动,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和洞察,推动组织管理向扁平化、透明化、智能化演进,提升整体管理效能。
在数字化风控方面,整合行内外海量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模型和高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覆盖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的全息风险视图,实现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显著提升了风险管理的精准性与时效性,筑牢业务发展的安全防线。
科技赋能,体验升级:
打造触手可及的数字“爽银”
把握数字金融新机遇,贵阳银行以科技为核心引擎,全面夯实技术基础、拓展应用场景,让金融服务更智能、便捷和安全。从打造纯信用、无抵押的“烟商e贷”、“以税授信”的“税源e贷”等贷款产品,到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创业担保贷”等产品创新,再到形成数据从采集到运营的全链路闭环管理,健全兼顾安全与便捷的多元化身份认证体系……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各项业务,实现金融场景中从“尝鲜”到“常用”。
移动端是数字化服务的主阵地。贵阳银行持续优化手机银行功能,致力于将其打造为覆盖广、层次多、体验佳的“掌上银行”和客户数字化旅程的核心载体。贵阳银行不仅提供转账汇款、账户查询、投资理财、贷款申请等标准化的金融服务,更通过“爽生活”平台深度融入本地生态,为用户提供美食、商超、出行、缴费等一站式生活服务。
基于零售CRM系统,贵阳银行深度整合客户数据,围绕客户生命周期进行深度洞察,量身定制差异化服务方案,实现对目标客户的精准触达与价值提升,持续丰富数字化服务的内涵。在技术创新应用上,贵阳银行亦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号召。2024年,贵阳银行顺利完成鸿蒙原生应用核心版本的开发与适配工作,手机银行App作为首批应用成功入驻鸿蒙生态,成为贵州省内首批实现鸿蒙原生应用上架的城市商业银行。“超级APP体系”项目也因创新实践入选“2024年全国用户体验创新典型案例”。
数据显示,2024年贵阳银行科技人员占比达4.9%,手机银行交易金额突破2288亿元,线上支付业务交易笔数约3.29亿笔,数字渠道已成为服务客户的主阵地。
场景融合,服务实体:
拓展数字金融生态新边界
数字金融的根本在于服务实体经济、美好人民生活。贵阳银行积极构建开放智能的金融服务体系,将金融活水精准注入千行百业,融入百姓日常。
在普惠金融领域,依托大数据、智能决策引擎、360度客户画像等数字技术,持续推出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的线上融资产品。通过对征信、工商、经营等多维数据的综合运用,还原企业真实经营状况与信用水平,进行精准风险画像,实现了贷款的快速申请、审批和发放,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可得性与便捷性。
随着“互联网+”深入推进,更多黔货借助电商走出大山。贵州丰硕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电商供应链上游企业,因回款周期长面临资金周转压力。贵阳银行通过“爽融链”业务,迅速为其提供融资支持。“爽融链”业务是贵阳银行创新推出的金融产品,该业务依托“1+N+N”模式,借助核心企业信用,为上游多级供应商提供免授信、免担保的融资服务,有效提升链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助力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的提升。
贵阳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探索覆盖水、电、燃气、社保、医疗、教育、交通等各类生活场景,构建开放、智能的便民服务生态,切实破解“数字鸿沟”下的现实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贵阳银行在推进数字化的同时,不忘服务温度,推出适老化手机银行版本:优化界面、放大字体、采用高对比度色彩,并配套简易流程,全面提升老年客群的数字金融体验。
“速度快、服务好、效率高”已成为众多企业与市民对贵阳银行的共同印象。数字化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也为该行带来运营成本优化、风控能力增强、服务渠道拓宽等综合效益。
贵阳银行的数字金融实践,更体现在对地方实体经济,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坚定支持上。贵阳银行持续加大对本地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集群的信贷投入,陪伴并见证了一批创新企业的成长与壮大。从行业领先的环形锻件制造商、贵州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航宇科技,到2023年成功登陆北交所、成为贵州省北交所上市第一股的安达科技能源,其背后都有贵阳银行长期、稳定的金融支持。
最体现“数据变资产”理念的,是贵阳银行的数据信贷创新。时间回溯到2023年,贵阳银行为贵州多彩宝互联网服务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纯信用贷款,支持其技术研发与数据产品建设。2024年5月,贵州多彩宝互联网服务有限公司推出全国首款基于政务数据核验的“爱情数”婚恋交友平台,该公司财务总监梁蕾说:“这款带着‘科技温度’的产品,正是用贵阳银行的贷款‘浇灌’出的成果。”这样成为金融与数据深度融合的创新典范。
安全为基,风险可控:
筑牢数字时代金融安全防线
金融越数字化,安全基石越需牢固。新兴技术在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使金融风险形态更趋复杂,传统风控面临巨大挑战。
贵阳银行始终坚守“金融安全是科技创新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一原则,秉持“在推动数字化金融服务变革的同时,必须有效防范新型风险,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严风控的数字金融服务”的安全理念,全面构建新型安全运营与风险防御体系。贵阳银行建立了大数据驱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扎实的安全技术防护为业务系统保驾护航,以高效的安全运营建设作为前沿防御关口,全力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与客户数据安全,推动信息安全体系从传统的被动防御向纵深的主动防御、智能防御转型。
依托这一完善的风控体系,贵阳银行基于大数据风控模型进行实时或准实时审批决策,面向个人消费者推出了纯信用、无抵押贷款产品——爽快贷。客户通过贵阳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即可申请、还款,资金用途覆盖购车消费、家装建材、旅游消费、数码产品、教育支出、健康医疗、婚庆支出等日常消费场景。截至2024年末,“爽快贷”贷款余额达40.31亿元,在助力提振消费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贷中贷后管理方面,贵阳银行持续推动数字化建设,上线行为模型、预警策略与动态额度管理等工具,提升风险管控能力。2024年该行信用卡自动化审批率达71%,荣获金融数字发展联盟2024年金融数字化发展金榜奖“年度最受用户喜爱信用卡奖”;“贵阳银行信用卡贷中体系建设”荣获2024年卓越数字金融大赛数字金融金奖和2024年城市金融服务十大网络影响力银行优秀案例。
在数据安全层面,贵阳银行加大技术投入,推进数据共享与社区建设,开发数据管控平台与监管数据集市,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数据质量与合规使用。
通过建立在线快速身份认证平台,综合运用生物识别与数字证书技术,贵阳银行在登录、转账、签约等环节构建了安全与便捷兼具的认证体系,全力守护客户资金安全。
健全的数据治理是数据应用的基础。贵阳银行设立数据管理部门,实施数据治理方案,构建“以用带治、以治促用”的良性机制,推动数据在营销、运营与风控中发挥更大价值。
2025年7月29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人行贵州省分行的指导下,贵阳银行成功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成为贵州省内首家接入该平台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此举有效整合企业在多银行的资金流水信息,动态反映经营与信用状况,显著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精准性与效率。2025年8月19日,贵阳银行遵义分行依托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可量化、可分析的信用信息,精准评估企业实际经营与偿债能力,大幅简化流程、提升审批效率,成功向小微企业遵义市某运输公司发放信用贷款199万元。该笔贷款标志着传统依赖“人缘地缘”的模糊信用识别方式,正在被可复制、可验证的资金流数据所革新。
数字金融的新成果、新气象,是贵阳银行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更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目前,贵阳银行已起草了《数字化转型规划》,将坚守“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以科技与数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金融服务产业化为核心,全面融入区域数字经济生态,持续推动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特色场景,提升服务效能,用心、用情、用力写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贡献更多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