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动态
返回
  中  小 打印 关闭

秋风,拂动果香时 ——爽银“县”在出发,看贵阳银赋能修文猕猴桃,推动“小果子”蝶变“大产业”

来源:总行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8-23

      处暑清晨的修文山间,藤蔓间的露珠折射着晨光,一个个饱满的猕猴桃悬在枝头,像缀满山野的绿宝石。这颗从20 世纪80年代末扎根黔地的“小果子”,如今已在修文的土地上结出“甜蜜事业”,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而贵阳银行的金融活水,正顺着藤蔓的脉络,浸润着这条从山间到餐桌的产业链,让初秋的果香里,飘着乡村振兴的甜。

      修文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6.7万亩。20世纪80年代末,修文县就把猕猴桃产业作为全县特色产业来打造。2022年,修文猕猴桃入选贵州省十强区域公用品牌,被认定为“贵州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4年,修文猕猴桃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产业选准了,“小果子”就成了大产业,农民也就富了。就这个简单的致富哲学,让修文猕猴桃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成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精品水果的靓丽名片。

      修文的初秋,微凉。贵阳银行修文支行客户经理简厚兵驱车前往六桶镇坪山村,开展贷后回访。映入眼帘的是良畴千顷、绿野茫茫。猕猴桃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藤蔓下,猕猴桃果形饱满、香味浓郁,果农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季做准备。基地里,贵州圣地有机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路阳春拨开藤蔓,指尖轻触猕猴桃的绒毛:“现在猕猴桃处于壮果期,9月底成熟上市。”

      路阳春是修文县猕猴桃协会会长,他的公司建成了修文县首个即食猕猴桃加工中心,这里配备千吨级高标准气调库与一条猕猴桃分选线。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调试着设备,与京东农场的合作订单正在打包。这个中心为当地猕猴桃实现反季销售、拓展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里印着贵阳银行的陪伴痕迹。

      “猕猴桃大量采摘后进入保鲜库,储存量能达到2000吨。我们和京东农场进行深度合作,目前已经线上与京东、东方甄选等平台,线下与多个知名商超达成合作,带动周边100多户果农增收。”行走在加工厂,路阳春介绍着修文猕猴桃的市场前景,这份十足的底气,不仅源于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也源自贵阳银行的金融助力。

      2022年,农资采购、人工管护的账单堆积,是贵阳银行及时到账的贷款资金,让果农的猕猴桃顺利入仓,也让第一条分选线得以启动。

      当年,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贵阳银行修文支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走访,在详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后迅速行动,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收集相关资料,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金融方案。短短3个工作日,260万元流动资金就顺利发放到账户,猕猴桃收购工作圆满完成,企业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

      2025年采收季前,贵阳银行贷款资金又如约而至。路阳春感激地说:“这些年,感谢贵阳银行的支持,陪伴我们在猕猴桃种植、研发、销售领域不断探索和成长,不仅增加了猕猴桃基地的种植规模,加工厂也顺利建成投产,产业链条得到延伸,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大做强猕猴桃产业的信心!”

      随着金融力量的持续注入,贵州圣地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掌握猕猴桃超长存储工艺与猕猴桃即食工艺。同时,公司全力推进产品标准化建设,深度挖掘农副产品的潜在价值,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持续为贵州农业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修文猕猴桃作为修文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带动了县域农业发展经济增收和产业兴旺。为做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贵阳银行修文支行组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队,积极走访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全面了解猕猴桃种植周期、成本销量、市场空间等情况,充分运用“爽农诚意贷”等信贷产品审批时效快、资金使用便捷的优势,结合猕猴桃种植户周期性和季节性的资金需求,为种植户、企业制定金融服务方案,让资金“精准滴灌”到猕猴桃生产的每个关键节点。

      截至目前,贵阳银行修文支行累计为当地猕猴桃种植农户及企业提供贷款资金1600余万元,全力推进修文猕猴桃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修文县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畅通供应链,推动修文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今,修文县培育猕猴桃生产经营有关主体7212家,现有精深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处理能力达2.5万吨,已形成年产2000吨果浆、10万吨猕猴桃饮品、5000吨猕猴桃果酒、200吨果干的产销能力。

      从20世纪80年代的试种苗到如今的“全国第三大产区”,这颗果子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金融的滋养。贵阳银行用“懂农业、助农富”的坚守,让修文的秋风里,不仅有果香,更有“小果子”撬动“大产业”的希望。